這些年,隨著現代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在云南及昆明等地區,建設溫室大棚種植蔬菜、花卉的朋友越來越多,有的選擇使用鋼架大棚、連棟大棚、單體插地大棚作為溫室大棚的建設類型,但這都離不開我們在搭建不同種類溫室大棚的一些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今天云南夢洋溫室工程公司為大家分享下:
一、云南(昆明)搭建溫室大棚注意事項
1、加大墻體和后坡厚度增強溫室保溫性能
溫室大棚的蓄熱面包括三面墻體、后坡和地面。當蔬菜植株遮嚴地面后,墻體、后坡就成為主要的受熱面。要求增加墻體和后坡的厚度主要是為了增加其蓄熱量,當然也不排除其防寒保溫的作用。其中,能否蓄熱保溫就成為溫室冬季生產成敗的關鍵。實踐證明,要想抵御冬季的災害性天氣,溫室土墻體底寬應達2米,上寬應達1.5米,呈一梯形。若砌磚墻,厚度應不少于1.2米,即內50厘米為吸熱層,中空80厘米,內填打成捆的麥秸,作為隔熱層,外18厘米作為防寒層。冬季后墻外還應再靠30厘米厚的玉米秸。
2、建半地下式畦面以利于土溫提高
若建土墻溫室,可以把墻體南邊的部分土推到墻體上,并用推土機壓實墻體,然后把內墻壁削直鏟平。因墻體用土較多,所以室內畦面比室外的地面要低30~40厘米。半地下式畦面雖然南邊有少許遮光,但室內畦面低于室外,室內的土溫不至于降低過快,能起到較好的保溫作用。這就是冬季溫室低畦栽培能夠增產、增收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3、增加后坡厚度避免厚薄不均
溫室大棚的后坡面朝北,同墻體一樣也是主要的散熱面,因此建造后坡時,其仰角要在45度左右。高仰角可使后坡成為一個理想的受光蓄熱面。仰角小,不但本身難以受光蓄熱,還會遮擋后墻體,影響墻體的受光蓄熱。
后屋面的厚度應在50~60厘米,目前多數溫室的后坡是北部厚、南部薄。有的屋頂南沿只有10~15厘米厚,這一問題要引起重視。
4、增加跨度和長度提高可利用面積
溫室大棚是一種高投入設施,在原基礎上再稍許增加一些投入就能擴大室內面積。根據計算表明:溫室每向南延伸1米,可利用面積就會增加11%,而脊高只需增高20厘米即可達到比較理想的屋面角。增加溫室的長度也是減少投入、擴大種植面積的一種辦法。更主要的是室內空間增大后,溫度變化平穩,尤其是夜間降溫速度慢。因此,在地塊長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把目前多數為50米長的溫室加長到100米,甚至更長些。
5、保護好前屋面
溫室大棚的前屋面(薄膜覆蓋面)白天是受光面(要求每日清掃,保持良好的透光度),夜間是較大的散熱面。因它的表面積等同于室內土地面積,這么大的散熱面如若保護不好,墻體、后坡的蓄熱性再好,也會功虧一簣。目前,人們多采用草苫覆蓋的方法來保護前屋面,草苫的厚度要求在5厘米以上。蓋時要前苫壓后苫,在連接處相壓的部分不少于20厘米,而且苫外要覆一層防雨保溫膜,以免雪水、露水打濕草苫,降低其保溫性。據測定,草苫外蓋防雨膜的溫室比不蓋防雨膜的溫室室溫可提高1.5℃左右。
二、云南(昆明)溫室大棚常見問題
1、溫室大棚內立柱過少
很多農戶單純為了追求溫室大棚內的使用面積,人為地刻意減少了立柱的數量,這樣做萬一發生遭遇大雪、大風等極端天氣,溫室大棚很容易因牢固性不好而發生坍塌,所以溫室大棚內立柱還是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的距離施工。
2、溫室大棚缺失排水系統
很多溫室大棚種植戶覺得溫室大棚不需要建造排水系統,其實這是嚴重錯誤的想法。事實證明08年和10年兩年夏季的雨水都很大,沒有排水系統的溫室大棚都遭受了雨水倒灌,溫室內作物全部爛掉,損失慘重,而備有排水系統的溫室大棚可以安全度過雨水期。所以說排水系統還是相當重要的。
3、兩溫室大棚之間的間距太近
很多種植戶為了節約土地,為了多建棚,甚至把一些溫室大棚之間的距離縮短到3米左右,其實這是嚴重錯誤的,溫室大棚只有接受良好的陽光才能產生很大的效益,沒有光照或者是光照時間不充分,溫室大棚里生長的作物就不會旺盛,自然經濟效益也會下滑??茖W實驗證明,兩溫室大棚之間的距離以不低于5米為宜,有條件的考驗適當增加兩溫室之間的距離,以保證溫室內作物的光照時間。
四、溫室大棚后坡土墻裸-露在外,沒有保護措施
大家經常會發現這種情況,一個溫室大棚或者是蔬菜大棚從前面看還好好的,可是轉到后面一看就破舊不堪,甚至有些已經坍塌,使用壽命大大減少。究其原因是因為缺乏保護措施,長時間的日曬雨淋,導致了使用壽命的大大縮減,其實要解決這一問題也很簡單,只需要在后墻面上罩一塊完整的塑料薄膜,然后在薄膜的上面罩一層無紡布,最后用水泥漿把無紡布澆筑,這樣可以保證大棚的使用壽命。
以上就是云南夢洋溫室工程公司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溫室大棚搭建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