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蔬菜大棚?蔬菜大棚是一種具有很好的保溫性能的框架覆膜結構,它出現使得人們可以吃到反季節蔬菜。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結構或者鋼結構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層或多層保溫塑料膜,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溫室空間。外膜很好地阻止內部蔬菜生長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內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
一、蔬菜大棚-云南夢洋溫室大棚工程公司的建設標準
1.蔬菜大棚建設以東西方向為建筑方向,設計以較高的采光度為主;
2標準蔬菜大棚以寬8-10米為主,60-100米為長;
3.蔬菜大棚后墻和東西側墻體采用了石料建筑墻體,后墻高度,長后坡溫室后墻內側高4米,外墻高度0.8米。山墻距后墻底部內側1.7米處脊高為4.8米,地基深度應大于0.5米;
4.蔬菜大棚設計南北方向間距不能少于4-5米,不能影響后面蔬菜大棚的光照條件采光度;
5.蔬菜大棚建設傾角40-45°之間,后破長度不能超過1.5米。
6.立柱結構使用的水泥立柱或者是大棚柱子 較小直徑不能少于10公分,立柱下埋在0.4-0.5米之間很合適;
7.鋼架結構大棚建設,鋼架與預埋件的連接處要采用焊接處理,與立柱連接處要用專用的鋼絲進行綁牢;
8.表層保溫被鋪設要在后墻進行鋼絲綁定,以相隔10公分為合適間距進行綁牢。
二、蔬菜大棚—云南夢洋溫室大棚工程公司建造類型及成本
此棚類型使用年限長,是主要以直徑22毫米、厚1.2毫米的鍍鋅薄壁鋼管為大棚骨架材料的鋼棚棚型,棚寬6米,頂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地利用率80%,使用壽命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價10-30元,每畝建造成本7000-20000元。適合種植蔬菜、花卉等,缺點是棚寬較小,操作管理效率較低,冬季保溫性較弱。
是廣泛應用的一種類型,棚型一般寬5-6米,頂高2-3.2米,側高1-1.2米,拱桿間距1-1.1米。優點是造價低、取材方便、建造容易,每畝成本約3000元(連薄膜),缺點是,大棚內柱子多,遮光率高,作業不方便,使用壽命短,抗風、雪性能差。其中有一種俗稱“地滾龍”式的棚型,跨度寬4-6米,頂高及肩高低,采用一膜到底的覆蓋方式,比普通毛竹蔬菜大棚更節約成本,適宜爬地作物栽培,大棚西瓜栽培普遍采用。
棚型結構與簡易竹架大棚相同,間隔用鋼管和竹竿做拱桿,具有節約鋼材,降低造價,操作便利等優點,有一定的應用面積;性能與成本介于鋼架大棚和竹架大棚之間。
增加了棚體的高度、寬度,提高了棚側通風窗的高度、寬度,增大了棚內空間,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冬季保溫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此棚采用直徑28-32毫米、厚1.5毫米的鍍鋅管搭建;頂高3.2-3.5米,肩高1.8米,棚體空間大,適宜種植高蔓蔬菜等。但此蔬菜大棚建造成本大幅提高,每平方米造價20-45元左右,每畝成本1.5-3萬元,主要適合于農業示范園區及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菜農應用。
建造蔬菜大棚拓展資料:
1、普通連棟大棚結構相似于鋼架連棟大棚,具有空間大、土地利用率高等優點,但成本降低很多,每平方米50-100元。
2、蔬菜大棚覆蓋材料介紹
菜農應根據自己的生產需要選擇合適的蔬菜大棚覆蓋材料。
(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原料,大棚膜厚0.1毫米,無色透明;使用壽命約為半年。
(2)多功能長壽膜。在聚乙烯吹塑過程中加入適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劑制作而成。寬幅7.5米、厚0.06毫米,使用壽命比普通膜長1倍,夜間棚溫比其它材料高1-2℃;膜不易結水滴,覆蓋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
(3)草被、草扇。用稻草紡織而成,保溫性能好,是夜間保溫材料。
(4)聚乙烯高發泡軟片。白色多氣泡的塑料軟片,寬1米、厚0.4-0.5厘米,質輕能卷起,保溫性與草被相近。
(5)無紡布。一種滌綸長絲,不經織紡的布狀物。分黑、白兩種,并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除保溫外還可作遮陽網用。
(6)遮陽網。一種塑料織絲網。常用的有黑色和銀灰色兩種,并有數種密度規格,遮光率各有不同。主要用于夏天遮陽防雨,也可作作冬天保溫覆蓋。
3、蔬菜大棚方向的確定
應建在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質疏松肥沃無-污染的地塊上;一般要求座向為南北走向,排風口設于東西兩側。
這樣做的優點是:
(1)有利于棚內濕度的降低;
(2)減少了棚內搭架栽培作物、高稈作物間的相互遮蔭,使之受光均勻;
(3)避免了大棚在冬季進行通風(降溫)、換氣操作時,降溫過快以及北風的侵入,同時增加了換氣量。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一種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蔬菜的多樣化要求將進一步增加,蔬菜大棚能彌補一些蔬菜的季節性不足,無疑在未來的蔬菜生產中將有著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云南蔬菜大棚的建造標準、價格及類型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幫到你。